全球首例AI专利诉讼引发行业警示,协作防护或成破局关键资讯

2025-09-03 17:20    来源:未知    编辑:admin
全球首例 AI专利诉讼的爆发,标志着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正式进入深水区,开放协作的专利防护模式正在成为行业新趋势。 2025 年6月,法国科技公司KeeeX对美国人工智能研究机

全球首例AI专利诉讼的爆发,标志着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正式进入深水区,开放协作的专利防护模式正在成为行业新趋势。

2025年6月,法国科技公司KeeeX对美国人工智能研究机构OpenAI及软件公司Adobe等企业发起专利诉讼,涉及欧洲专利EP2949070B1,这被视为全球首例针对AI大模型技术的专利诉讼案件。

这一事件标志着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竞争已从“潜在风险”升级为“现实危机”,为全球AI行业敲响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警钟。

01诉讼浪潮,AI专利战火已然点燃
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,特别是大模型领域的突破性进展,全球科技企业正面临日益复杂的专利风险。KeeeX公司提起的诉讼案件,首次将AI专利侵权问题推向司法实践层面。

行业分析师指出,人工智能算法本身具有的“黑箱”特性,导致专利侵权证据收集难度显著增加。同时,中美等国在专利适格性标准上的差异,进一步增加了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。

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通常涉及多个技术领域的融合,这使得专利风险识别和防范工作变得更加复杂。企业需要重新评估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,以应对这一新的挑战。

02防护模式,OIN构建专利安全网

面对日益增长的专利风险,Open Invention Network(OIN)提出的“专利互不侵犯联盟”模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。该组织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专利保护社区,拥有4000多家企业成员。

OIN社区包括谷歌、IBM、阿里巴巴、腾讯等全球科技龙头企业,通过建立交叉许可机制,为成员企业提供Linux系统及相关技术的专利诉讼防护。近年来,该组织正逐步将保护范围扩展至人工智能领域。

Meta等科技公司正在积极推动AI模型专利防护框架的建立。OIN首席执行官Keith Bergelt表示:“协作是人工智能时代的生存法则,中国企业需要积极参与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。”

03破局之道,中企应采取混合策略

金山软件法务总监杨淼认为,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需要采取综合策略:“企业应当建立商业秘密管理、技术日志追踪和分层专利布局三位一体的保护体系。”

业内专家建议,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可发挥自身优势,特别是在保密协议执行和保密体系建设方面,同时通过技术日志追踪解决算法黑箱带来的举证难题。

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王润华教授指出:“开放协作与专利防御需要同步推进。”江西华谊知识产权事务所建议企业及时评估OIN等国际保护体系,同时构建本土化的混合保护策略。

随着全球AI专利竞赛加速,专业机构提醒企业需尽快建立全面的知识产权防护体系。观望可能意味着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,主动布局才能赢得发展先机。

数据来源:IPRdaily中文网《AI时代如何应对专利风险》(2025年7月)


本文原文链接:http://news.rw2015.com/zixun/20250903/13515.html
1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