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鸿鑫无线充方案支持手机、手环、耳机的一体化供电设计热门
现在科技和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只能的时代,通讯设备已经成为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设备,比如手机、智能手环、TWS耳机已成为很多人每天都会随身携带的“三件套”,手机用于通讯沟通与办公辅助,手环则可以实时监测身体的各项指标健康数据,耳机可以满足影音娱乐需求。但是这三个设备都是靠电源来工作的,但是传统的充电问题也比较明显,三款设备需要三根数据线、三个充电器来一对一的充电,占据桌面和插座的空间,外出时需额外携带设备原装的充电配件,由于其他的设备充电协议不兼容,如果强行使用会导致效率低下,针对这一普遍痛点,深圳昌鸿鑫电子有限公司从2012年开始就深耕在无线充电技术领域,研发出一款三合一的无线充电设备,可以同时支持手机、手环、耳机同时充电的一体化供电无线充方案,以“一机多充的设备” 为创新设计,为用户打造数码电子设备解决充电难题,以便为户用提供更加简洁、高效的充电体验。
1、痛点驱动:多设备充电的“甜蜜负担”与行业空白
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,多设备充电的矛盾日益突出。某消费电子调研机构2025年数据显示,83%的用户同时拥有2台及以上需充电的智能设备,其中67%的用户抱怨“充电配件杂乱,收纳困难”,58%的用户曾因充电器混用导致设备损坏或充电缓慢。
传统充电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:一方面,手机、手环、耳机的充电接口、功率需求差异较大,需配备专属充电器,增加用户采购成本与携带负担;另一方面,多线缆缠绕不影响桌面整洁,还存在线缆磨损、接口接触不良等安全隐患。尽管市场上已有部分多设备无线充产品,但多数采用“简单叠加线圈”的设计,存在充电效率低、协议兼容性差、只支持固定品牌等问题,难以满足用户对“一体化、全适配”的关键需求。
正是洞察到这一市场空白,昌鸿鑫电子结合10余年无线充电技术积累,针对性研发出一体化供电方案,从根本上解决多设备充电的“碎片化”痛点。
2、技术关键:三大创新支撑一体化供电实现
昌鸿鑫无线充方案的一体化供电能力,并非简单的功能整合,而是基于硬件、算法、协议的多方位技术创新,确保手机、手环、耳机三类设备同时充电时“高效、稳定、安全”。
①分区线圈布局:精确匹配设备充电需求
方案采用“主副分区”的线圈设计架构:主充电区搭载2组大尺寸感应线圈,专为手机设计,支持10W-20W无线快充,兼容苹果MagSafe、华为SCP、小米QC等主流快充协议;副充电区则集成4组微型线圈,分别对应手环与耳机的充电需求——其中手环充电区采用低功率(2W-3W)持续供电模式,适配小米、华为、苹果等品牌智能手环;耳机充电区支持5W标准功率输出,兼容AirPods、FreeBuds、Redmi Buds 等主流TWS耳机。
各充电区采用单独电路设计,线圈之间通过电磁屏蔽材料隔离,避免相互干扰,确保多设备同时充电时的稳定性。同时,方案的充电区域采用可视化标识设计,用户可通过图标快速识别对应设备的放置位置,无需反复调整。
②智能功率分配算法:按需供电更高效
针对三类设备不同的功率需求,昌鸿鑫研发团队开发了智能动态功率分配算法。该算法可通过设备识别模块实时检测接入的设备类型,自动分配对应功率:当手机、手环、耳机同时充电时,方案优先为手机分配高达20W功率,确保主力设备快速补电;当手机充满后,算法会自动将冗余功率分配给手环与耳机,缩短整体充电时间。
例如,用户同时为iPhone 16(15W需求)、华为Watch GT 4(3W需求)、AirPods Pro 2(5W需求)充电时,方案会先以15W功率为手机充电,同时以3W和5W为手环、耳机供电;当手机充满后,功率会自动调整为8W持续为手环与耳机供电,相比传统“功率均分”方案,整体充电效率提升30%以上。
③多协议兼容与安全防护:全场景适配更安心
为覆盖主流品牌设备,方案集成了Qi 2.0、MagSafe、Apple Watch、Huawei Share 等12种无线充电协议,通过“协议自动匹配”技术,无需手动设置即可适配不同品牌的手机、手环与耳机。例如,当用户放置AirPods时,方案自动切换至苹果耳机专属充电协议;放置华为手环时,则匹配华为的低功耗充电协议,避免因协议不兼容导致的充电失败或设备损伤。
在安全防护方面,方案配备了过压、过流、过温、短路、异物检测等8重防护机制。当检测到钥匙、硬币等金属异物进入充电区时,会立即停止供电并发出灯光提示;当充电温度超过45℃时,自动降低功率并启动散热风扇,确保充电过程安全可靠。
3、产品形态:多样化设计适配不同场景需求
基于一体化供电方案,昌鸿鑫电子推出了三款针对不同场景的成品产品,覆盖个人居家、办公、外出等主要使用场景。
①桌面折叠款:办公居家两相宜
桌面折叠款采用可折叠设计,展开后尺寸为250mm×180mm,折叠后厚度约 15mm,便于收纳携带。产品正面划分手机、手环、耳机三个充电区,配备LED指示灯,可显示各设备的充电状态。折叠款支持USB-C与Type-A双接口供电,适配电脑、充电宝、墙充等多种电源,无论是办公室桌面还是居家书桌,都能实现“一板收纳,三设备同充”。
②床头支架款:兼顾观影与充电
床头支架款将一体化无线充与手机支架功能结合,手机充电区采用可调节角度(0°-60°)的支架设计,用户可将手机横放观看视频,同时为手环与耳机充电。产品内置夜灯功能,支持三档亮度调节,夜灯与充电指示灯采用柔光设计,避免夜间强光影响睡眠。此外,支架款底部配备防滑硅胶垫,放置在床头柜上不易滑动,适配卧室场景的使用需求。
③便携磁吸款:外出携带无负担
便携磁吸款主打轻量化设计,重量约120g,尺寸与手机相当,可轻松放入口袋或背包。产品采用磁吸式固定,手机充电区支持MagSafe磁吸定位,确保充电时不易滑落;手环与耳机充电区则采用隐藏式线圈设计,通过磁吸盖保护,外出时可闭合防尘。便携款内置5000mAh电池,无需外接电源即可为三台设备应急充电,解决户外出行时的续航焦虑。
4、场景落地:从个人用户到商业合作的广大应用
昌鸿鑫的一体化供电无线充方案凭借“适配性强、体验便捷”的优势,已实现个人消费与商业合作的双向落地,获得市场的认可。
在个人消费领域,三款成品产品上线电商平台后,累计销量突破50万台,用户好评率达96%。不少用户评价:“以前桌面三根线,现在一个充电板就够了,不只是整洁,充电效率也没下降”“出差带一个便携款,手机、耳机、手环都能充,再也不用背一堆充电器”。
在商业合作领域,昌鸿鑫已与多家消费电子品牌、智能家居企业达成合作。例如,为某手机品牌代工生产配套的一体化无线充配件,随新机捆绑销售;与智能家居企业合作,将一体化供电方案嵌入智能床头柜、书桌等产品中,实现“家具+充电”的场景化整合。此外,方案还被应用于酒店、咖啡馆等商用场景,为顾客提供便捷的多设备充电服务。
5、行业意义:带领无线充电走向“场景化整合”
昌鸿鑫无线充方案的推出,不只解决了用户的实际痛点,更对无线充电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此前,无线充电行业多聚焦于单一设备的快充技术升级,而昌鸿鑫则从用户场景需求出发,通过一体化设计将多设备充电整合,推动行业从“技术驱动”向 “需求驱动”转变。
同时,方案的标准化设计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。昌鸿鑫已将一体化供电的关键技术(如分区线圈布局、智能功率分配算法)形成企业标准,并联合行业协会推动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,助力行业摆脱“碎片化创新”的困境,实现规模化发展。
在未来无线充方案领域,深圳昌鸿鑫电子有限公司回根据市场的发展以及用户的体验,将进一步升级无线充方案的各项功能,一方面拓展可以适配更多设备类型,力求覆盖95%的智能设备,将智能手表、智能眼镜等更多穿戴设备也纳入一体化无线供电范围内;另一方面则将物联网融入到无线充方案当中,进一步实现充电设备与智能设备的可以相互之间联动控制,比如通过手机APP远程监测各设备的实时充电状态、设置充电时间等。
同时也见证了从 “多线多充”再到如今的“无线上充”的科技进步的力量,深圳昌鸿鑫电子的无线充方案围绕以手机、手环、耳机的一体化供电设计,推动智能设备的充电方式向更简洁、更智能的方向迈进。在智能设备日益普及的时代,这样的创新设计不只提升了用户体验,更彰显了中国电子企业在细分领域的技术创新实力。